禹越贰魔正传(连载十) 十年战乱(一)
对于青草是男人,小二根本也没有心存芥蒂,小二属于神经大条的人,该他忙的事多了去了,还有那么多MM等着他呢,哪有闲工夫责怪青草。其次,他知道了青草是个妖也开心,心想:齐国两大颠峰,一个是武夫一个是妖,都没有女人缘,哈哈,幸甚幸甚。再者,大齐双尊做为颠峰高手,为国为民,小二也很敬佩,所以虽然还时不时对青草翻下白眼,但心里其实已经把他当做真正的朋友。
这次煮酒论英雄后,大家都相聚奔赴了前线。青草和馒头作为颠峰高手,号召力和影响力很大,所以进入庙堂,青草做元帅,馒头当巡捕,拉起了旗帜召集战士,组成军队守护边境前线。殇情遍纺齐国各大家族,游说族长和一些高手,共同保家卫国,效果很明显。独尊帮会一直和龙总帮会有矛盾,但在国家大义上放弃私怨。这算一个很好的开端,各大家族都纷纷响应号召,主动奔赴前线,归入青草馒头帐下。奇侠知道在武学方面的成就自己没有多大作为,在把家族拉赴前线后,毅然挑起国家史官的责任,以笔做伐,激励将士。这些人中,还是小二最清闲,不入仕途不管政事,哪里需要到哪里,只是战斗而不费神。当时领导层龙总等人也是积极响应的,也为国家做出一点贡献,但积弱已久,号召力很小,真正大军基本在青草馒头手里。
而如果说齐国崛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的话,这五人煮酒论英雄这些理论最后都成为了现实。可以这么说,从这个时候开始,齐国已经注定要走出阴霾。征途135年的齐秦国战激起了齐国所有人的士气,同时拉开了长大10多年之久的世界大战。
征途129年开始后,由于对整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装备是需要巨大财力的,有很多人不负众压选择了离开征途,或者转战新区。江湖风云区第一次大规模离开征途出现。有一个数据很形象,按当时十国计算,每国800人数,则成8000人数。而此大规模离开后,骤减两千,江湖风云区人数勉强凑6000之数,当然国家之间人数还不相同。但人数少了,矛盾反而加剧。随着个人的能力提升,全面刺激国家综合战斗力上涨,国家间的战争以及混战如火如荼。
齐秦一战,秦输。以秦齐当时的兵力来看,即使齐有双尊,但输这么惨秦是难咽心头之恨。故秦当局告之其盟友吴魏欲卷土重来。吴本为一小国,但天泽恩被,出了两个颠峰高手:影子模仿术和无清风。当时世界四大颠峰,排武功,当是青草第一,馒头第二,无清风第三,影子第四。但如果讲谋略和执政能力,影子无清风比青草馒头强很多。影子无情风两人皆文才武略世界难敌,有雄霸天下之志。有此两人,通过短短几年远交近攻,聚拢人才,吸收移民,到征途135年时吴国已经成为第一强国。国内兵多将广,实力雄厚。
征途世界里没有对错,只有是非。人就这么多,人才更是少。要强大唯一的办法就是团结国内,开拓国外,打仗是唯一手段。吴国成为第一强国,国内高手和谐,但还远远没有稳固局面,列强分割,不进则退的,影子无清风雄才伟略岂能不知。但战争必须也要师出有名的,刚好秦来相约,则正中下怀,出兵攻打齐。另一原因,一山难容两虎,影子无清风身为颠峰高手,皆是寂寞的,刚好有青草馒头,岂能放过?征途如人生,有些人注定要成为对手。
当时齐排名第八,盟国是唐国汉国。唐国早期是强国,但人员流失严重,到了征途130年,唐汉都在中流水平,自保尚且困难,在抵御吴盟战争中全面溃败。按理说,也只是吴盟和齐盟的战争而已,并不能说是十国世界大战,但当时的格局大家是很清晰的。要战斗才能强大,也不能让吴国独大,战端一开,十国都参加了进来,这10来年战得最是厉害,世界格局变化也最大,人才流动及流失最多。
燕国本是楚天健哥为王,燕国自古人难训,国家颇多豪爽自由之人,国家很难稳定,以烟无尽繁华为首的一批高手,为国家计夺取了国家政权,也大量吸收移民,广泛招收高手,积极参加了战斗。楚国当时独守一偶,为第二强国。开区以来一直保持强盛实力,兵多将广,国内团结和谐。国家以死神为王的领导当局清醒看到不能置身事外,挑起了起兵伐吴的大旗。
那时,除了吴秦魏一直是铁盟外,其余七国的盟约老是变更,而国家之间的战端也时常发生变化,真正的一团乱麻,混战不断。在很大程度上是加速了吴国,燕国的壮大。
欲知后事如何,且看下回分解。